他写尽了难民的彷徨无依
又是诺贝尔文学奖开奖时,每次公布获奖者都像是“开盲盒”,似乎你永远不会猜到谁会获得这一奖项。
今年获奖者更是让人满脸问号,甚至大部分媒体介绍阿卜杜勒-拉扎克·古尔纳时的标题都是“他是谁”。
公布获奖者之前,大众每年必问:村上春树得奖了吗?此次,他又双叒“陪跑”了。
对于很多国内网友而言,听到摘得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名字那一刻,满脸问号,一时间大家都在追问,他到底是谁?
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马茨·马尔姆当天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揭晓获奖者时说,古尔纳因围绕“殖民历史”和“难民经历”的文学创作而获奖。
瑞典文学院7日宣布,将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作家阿卜杜勒-拉扎克·古尔纳(以下简称“古尔纳”)。
瑞典文学院在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中说,古尔纳“不妥协于殖民主义的影响和难民处在不同文化与大陆间鸿沟的命运”,他将此“富有同情心地渗透到”其作品当中。文学院还说,在他的文学世界里,一切都在变化,他的作品中有一种被知识热情驱动的无休止探索。他从21岁开始写作,斯瓦希里语是他的母语,英语成为他的文学工具。
古尔纳1948年出生于桑给巴尔(现隶属坦桑尼亚),20世纪60年代作为难民移居英国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,他陆续出版了10多部小说和一些短篇小说,作品围绕难民主题,主要描述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状况,聚焦于身份认同、种族冲突及历史书写等,他展现的后殖民时代生存现状被认为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。
12月10日是瑞典化学家和发明家诺贝尔的逝世纪念日,每年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都安排在这一天举行。依照惯例,当年各奖项获奖者会前往斯德哥尔摩出席颁奖仪式和晚宴,并参加获奖者讲座、音乐会等一系列诺贝尔周活动。受疫情影响,2020年诺奖得主们在各自国家获颁相关奖项,今年延续了去年的方式,主办方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线上直播了颁奖仪式。当年的诺贝尔奖颁奖晚宴也因疫情取消。
诺贝尔文学奖由瑞典学院负责评选和颁发。从1901年至2021年,诺贝尔文学奖总计发放114次,共118人获奖。在1914年、1918年、1935年、1940年、1941年、1942年和1943年这些年份中并未颁奖。
因为大众的参与度高,诺贝尔文学奖也成了最受关注的诺奖奖项之一。在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,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7日19时许揭晓:坦桑尼亚小说家阿卜杜勒-拉扎克·古尔纳获奖。
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有什么特点?村上春树为何再次“陪跑”?10月7日,潇湘晨报记者采访了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、青年批评家晏杰雄,他从作品的现实性、议题性和文本质量等方面进行了专业的分析。
晏杰雄认为,古尔纳属“小众实力派”,兼具专业写作的小众、文学的深邃思考力与现实主义传统的宽阔关怀。他的获奖说明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标准出现了新的倾向:首先,作品的现实性加强;其次,作为知名度不算高的“小众作家”,“古尔纳的作品能经受专业评委会的认定,从不多的但品质扎实的长篇创作看,应该也能够经过时间的检验”;此外,诺奖评委也把目光投向了“第三世界寓言的书写者和代言人”。
作为知名度高,并且长年出现在热门候选人名单中的村上春树,陪跑多年成为他与诺贝尔文学奖之间一个过不去的梗,今年村上春树延续了这个“传统”。
晏杰雄认为,村上春树呼声很大的原因在于:一方面,他是作品发行量千万级的作家,影响力不容小觑。“他的小说是流行文学和时尚文学,是日本ACGN文化(近些年来新兴的文化艺术形式,主要面对的群体为青少年群体,通过漫画、动画等有趣生动的人物形式传播文化)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青年亚文化和中年怀旧病的催化剂。”另一方面,他的作品确实存在获奖的潜质,有唯美诗意的文学性的同时,也能区别于完全通俗类或消遣类作品,“他的小说带有心灵鸡汤性质,体现小资情趣,具备一种迷人的忧伤,这与人类集体无意识中幽暗的一面契合”。
晏杰雄称,诺贝尔文学奖看重的不仅是作品的流行度、作家的名气,更重要的是作品的内质。“像古尔纳这种写作数量不多但品质精深的作家,或像艾丽丝(艾丽丝·门罗,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)这种终其一生默默写短篇小说的作家,反倒能在不经意中获得永恒。”
本报综合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正式揭晓,来自坦桑尼亚的小说家阿卜杜勒-拉扎克·古尔纳获得这一奖项。古尔纳1948年出生于坦桑尼亚,今年已经73岁。他已出版10部小说和大量短篇作品,著有代表作有《天堂》《海边》等。
今年的新得主已经73岁,在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家中年龄算大的吗?你知道这些获奖作家都是在多少岁时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吗?
1913年,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诗人泰戈尔,那一年他52岁。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的获奖年龄是58岁。赛珍珠拿奖时尤为年轻,只有46岁。海明威凭借《老人与海》拿奖时55岁。同样还有凭《百年孤独》拿奖的马尔克斯,也是55岁。莫言于2012年摘得诺奖,彼时他57岁。而英国文学家艾略特于1948年获得诺奖时,他已经60岁。
实际上,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家几乎都是“天选之子”了,因为诺贝尔文学奖所有获奖作家,拿奖时的平均年龄,是65岁。
大部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,都在50岁、60岁乃至70岁的年龄段,而历史上最年长的文学奖获奖者,来自英国的多丽丝·莱辛,笔名简·萨默斯,代表作品《金色笔记》。
2007年,多丽丝·莱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,时年已经88岁。她的获奖理由是:“女性经历的史诗级作者,用怀疑主义、才华激情和语言的力量,来审视被割裂的文明。”
发表回复